盧O佑
「一切的努力,就是為了可以正大光明的摸魚」,所以我希望有一個可以讓我無憂無慮、無所事事、能夠好好摸魚的地方。我可以在夏威夷的海灘旁買一棟別墅,整天躺在吊床上,愜意的聆聽著海浪拍打沙灘的聲音,不用管工作,能悠閒地進入夢鄉。我也可以在熱鬧的都市裡租一棟公寓,躺在沙發上,吃著美味的下午茶,聽著外頭車水馬龍的聲音,那可真是太舒服了啊!雖然我還有五花八門、許許多多想要去的地方,但那前提是我要有錢啊!沒有錢,我要怎麼買房子?沒有錢,我要如何買東西吃呢?所以,「錢」還是一個非常致命的關鍵因素啊!
老師評語
嚮往之地在何方?思考地點之外,不可忘卻的還有「嚮往」:「摸魚」的慾望,指引作者前往悠閒愜意的所在,並動用視聽嗅味各種感官摹寫,領著讀者身歷其境;最後再用冷峻現實,給予諸多讀者們和自己,一記當頭棒喝。
經典頭條
異國旅遊在當今時代已經司空見慣,然而三毛筆下的撒哈拉終究保有其影響力,以及文壇中的一席之地:從異國景致、蘊藏國學素養的描述、逗趣的個人綺思,以及最為人稱道的,流浪的靈魂,這些東西的加總,或許我們可以稱之為三毛。
在資本主義和升學主義的交織之下,或許我們很難果斷拋下一切去流浪;然而有趣的是,從文中其實不難看見,三毛的誕生,亦是資本和升學推了一把,而最後他選擇了從中逃出。
比小說更加多變的劇情,竟是人的真實遊歷,或許正這是馬克吐溫所想說的,現實往往比小說更為離奇吧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