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O蓉
聽到孩子們這麼說時,我想也許瑪麗有魔法,我半信半疑地看著孩子們覺得很不可思議,我也想擁有那個可以裝很多東西的包包,能隨時拿出你想要的東西。
隨著瑪麗的離去,孩子們對他念念不忘,想著他們的一點一滴,希望他們永遠記得這位神奇的保母,我告訴他們,瑪麗應該回到魔法學園,繼續學習了。
老師評語
以媽媽的心態出發分享聽完孩子故事後,自己內心的感受,在描寫情緒與細節的用詞上都很優美。帶入角色後,想要守護孩子與瑪麗的回憶,把母親的內心轉折刻畫得相當立體
經典頭條
男人被寄予厚望,要養家活口,供應家中的需求;然而,這樣的社會意識卻衍生出了更多問題:男人只懂職場上的事,對家中的事束手無策。
在《瑪莉包萍》系列小說問世以來已經過了將近一百個年頭,故事當中的「仙女褓母」似乎已經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充斥在孩子們的生活中。從知識、才藝到品德,一個好的孩子究竟應該具備哪些條件?此外,關於孩子的成長,似乎除了「澆灌」以外,還有其他必備的要素。
或許我們的成長過程中,都曾有過一個仙女褓母的看顧,給我們引路和指點,陪伴我們蹣跚前行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