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O瑀
有了這些食物,我就可以在這裡活到死!突然一隻熊跑向我,我拿出我的槍把它射死了。
我拿著刀叉吃了十分之一的熊。我再拿起急救箱,把藥膏抹在腳的傷口。
我想住在森林裡,不想回家⋯⋯。
現在的我八十九歲了,食物快沒了,子彈用完了。我感受到我的壽命、歲月,一點一滴的滑出。
我努力爬到我最喜歡的樹上,這棵樹又高又壯,很好爬。當我爬到最上面時,我深吸了一口氣。我在心裡謝謝大自然救了我。我閉著眼,鬆了手,只是還沒落地,我就永遠的睡著了。
老師評語
角色獨白呈現出相當細膩的場景,短短一幕裡有豐富的動作、物件變化和心境的描述,故事性相當豐富
經典頭條
荒野求生本是凶多吉少,即便是大人也未必能化險為夷,何況是一個小孩!然而,布萊恩單憑一柄平凡斧頭,經歷重重難關,最後成功回到親人身邊。
「斧頭」成為手斧男孩的亮點;然而,這個故事想要著重的,或許是「男孩」兩字。撇除險峻環境之外,這個故事有許多孩子們能夠產生共鳴的點:對環境的徬徨,自信低落,缺乏陪伴,甚至是相信自己的能力。布萊恩在一次次的犯險中,雖然屢次跌倒,卻也從中習得基本的求生知識與技能,進而對自己越發具有信心,發展出穩健的自信。手斧並不是什麼魔法武器,而是暗示著男孩與家人的聯繫,並且引導出男孩自身的價值的一把鑰匙。
除了越來越多的野外知識與求生技能,布萊恩也越來越具有自信,我覺得這是小孩可以關注的地方。他從一個因為父母離婚,內心變得脆弱且有點多刺的少年,到後來成為一個能自己站立起來,在森林中游刃有餘的自信少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