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O允
我覺得人與機器人可以用會不會吃飯來分辨。人可以吃飯,但機器人無法吃飯,因為它們的能量來自於電力,不是真實的食物。
第二個測試是:機器人的情感比人類還要平淡和冷漠。如果我心情不好,我會找真實的人類談話,而不是找機器人。
雖然機器人已經可以幫人類做很多事,但是我認為人類還是有機器人無法取代的能力。所以,我們要繼續努力,才能和機器人和平相處。
宋O臻
機器人和人類到底有哪些差別呢?
- 機器人:1.會依照指示做 2.說的都是平音
- 人類:1.有自己的想法 2.有高低起伏
老師評語
將人與機器人在同一件事情上的不同條件與表現先列舉出來,也是寫作時一個不錯的作法,亦可以進一步凸顯「各有長處」而不只是「誰真誰假」
經典頭條
作為1980年代人工智慧思潮的領頭羊,《銀翼殺手》開啟了人類對於科技和人性的細究與反思。智慧體算不算是人呢?而當人工智慧變得越來越先進,越來越能揣摩人意和人情時,在哪個基準點上,這些人工智慧能被視為是人類呢?
而這些對於智慧的探討,進而衍生出了「人的定義」,這樣子龐大的命題:假若機械沒有情感,那麼冷酷無情的人類,算不算是一種「非人類」呢?
科幻小說塑造了許多未來的科技雛形,雖然並不是每一樣科技都得以在現實中成真,但每一個看似先進且高深的科學想像,其實都離不開人性的探究。比起高深科技,人心似乎更加複雜難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