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O喬
歧視,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被排擠,是一種不平等的對待。
曾經,我是一個旁觀者,還記得那天,是一堂英文課的開始。我們班有位男同學,不論是作業還是課本封面,他的字跡永遠都是我們班最工整的,雖然他的衛生習慣沒有很好,人際關係也沒有很好,但大家只要看到他的課本,馬上就能認出是他。但在那堂英文課,因為他沒在課本上寫名字,老師就當著全班的面,把他的課本舉起來問,還說這是哪個女同學的,讓全班開始起鬨,說「×××是女生!哈哈哈!」
這時雖然大家都在鬧,但我並不覺得這件事是可以拿來開玩笑的,或許這就是所謂的「性別歧視」吧。我認為這不合理,誰說只有女孩子才能寫字工整?
老師評語
這篇創作直指「歧視」的本質,並且用生活中的經歷來闡述。作者先是說明歧視的意涵,尤其指出「與眾不同」與「不公平」,在後續的故事裡也寫出主角被嘲笑的特異。在最後犀利的提問中,我們赫然發覺歧視的巨大結構:不僅是對與眾不同的嘲笑,背後更有久遠的性別意識……歧視無處不在。
經典頭條
反舌鳥既親和又無害,那麼為什麼要殺掉這種鳥呢?作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英語小說之一,《梅崗城故事》透過孩童單純的觀點,逐步看到一個小鎮的「風土民情」,生活的習慣與對人事的一套見解,然後是這些習慣與見解的變調,成為我們所謂的「成見」、「偏見」和「歧視」。
而這樣的小鎮其實離我們並不遠,我們都身在其中,現今台灣社會中亦有著難以根除的種族歧視;或許沒有人是真的歹毒,只是附和著環境,你一言我一語,最後讓偏見成為理所當然。
在我們被染缸渲染之前,我們的心聲是什麼呢?



